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潍县署中画竹注音版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的意思是郑燮的年伯。 科举时代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包括即是郑燮的年伯,他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清代巡抚又称中丞,...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的意思是郑燮的年伯。

科举时代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包括即是郑燮的年伯,他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清代巡抚又称中丞,“大”是表示尊敬之意。

出自清代诗人郑燮《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原文: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译文: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创作背景: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中首先描写一夜在县衙中所闻之声,进而联想到百姓的疾苦,最后抒发诗人将民生系己之身的志向。诗中采用托物取喻的手法,流露出诗人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关注之意。

该诗是郑燮于乾隆十一、二年(1746年—1747年)间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郑燮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包括,该诗即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

640d1f019a693.jpg

潍县署中画竹注音版

wéi xiàn shǔ zhōng huà zhú chéng nián bó bāo dà zhōng chéng kuò

zhèng bǎn qiáo

yá zhāi wò tīng xiāo xiāo zhú ,yí shì mín jiān jí kǔ shēng 。

xiē xiǎo wú cáo zhōu xiàn lì ,yī zhī yī yè zǒng guān qíng 。

原文: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郑板桥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作者简介:

郑板桥(郑燮)(1693~1765)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板桥画竹有“胸无成竹”的理论。针对苏东坡“胸有成竹”的说法,板桥强调的是胸中“莫知其然而然”的竹,要“胸中无竹”。其一生经历丰富,风雨坎坷,关于其的许多故事被保存下来流传于世,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一直所坚持的民本刚直的思想也影响着后来者。

赏析:

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竹子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而实际的含义则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潍县署中画竹朗诵停顿

意思:在潍县县府所作之画竹赠与大伯,大中丞包括。

停顿: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

一、原文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二、译文

在衙门里休息的时候,听见竹叶萧萧作响,仿佛听见了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州县里的小官吏,但百姓的每一件小事都在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三、出处

《郑板桥全集》·《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郑板桥于乾隆十一、二年(1746年—1747年)间任山东潍县知县时所作。科举时代称同科考取的人为同年,对同年的父辈或父亲的同年称年伯。包括即是郑板桥的年伯,他当时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

清代巡抚又称中丞,“大”是表示尊敬之意。郑板桥曾画过一幅《风竹图》呈送包括,此诗即是题写在这幅画上的。

二、作品赏析

全诗语言质朴,不用典故堆砌,既有明智自勉之心,更含有相与为善之意,竹之清雅超拔与诗人的两袖清风的高尚节操自然相照。四句诗把诗人对百姓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其中,是题画诗中的佳作。

三、作者简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

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

著有《板桥全集》。 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潍县署中画竹朗诵注音作者

郑板桥(郑燮)(1693~1765)中国清代画家,书法家,文学家。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生于1693年,卒于1765年,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曾任潍县县令,书画史。为“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板桥画竹有“胸无成竹”的理论。针对苏东坡“胸有成竹”的说法,板桥强调的是胸中“莫知其然而然”的竹,要“胸中无竹”。其一生经历丰富,风雨坎坷,关于其的许多故事被保存下来流传于世,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其一直所坚持的民本刚直的思想也影响着后来者。

郑燮官山东范县、潍县知县,有政声“以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遂乞病归。”诗词不屑作熟语。画擅花卉木石,尤长兰竹。兰叶之妙以焦墨挥毫,藉草书中之中竖,长撇运之,多不乱,少不疏,脱尽时习,秀劲绝伦。书亦有别致,隶、楷参半,自称“六分半书”。间亦以画法行之。印章笔力朴古逼文、何。为人疏放不羁,以进士选县令,日事诗酒,及调潍县,因岁饥为民请赈,忤大吏,罢归,居扬州,声誉大著。恣情山水,与骚人、野衲作醉乡游。时写丛兰瘦石于酒廊、僧壁,随手题句,观者叹绝。著有板桥全集,手书刻之。所作卖画润格,传颂一时。郑燮一生画竹最多,次则兰、石,但也画松画菊,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生于1693.11.22,卒于1765.1.22。享年七十三岁。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原文

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

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

这首诗是郑板桥(郑燮)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郑板桥五十岁时,即1742年春天,为范县令兼署小县朝城,始订定诗、词集。1743年,五十一岁,将几经修改,至是方定稿,刻者为上元司徒文膏。1744年,饶氏生子。郑板桥宰范期间,重视农桑,体察民情、兴民休息,百姓安居乐业。 1746年,乾隆十一年,五十四岁,自范县调署潍县。是年山东大饥,人相食。潍县原本繁华大邑,然自是年灾荒连年,救灾便成了郑板桥主持潍县政事的一项 重要内容,他开仓赈货,令民具领券供给,又大兴工役,修城筑池,招远近饥民就食赴工,籍邑中大户开厂煮粥轮食之。尽封积粟之家,活万余人。秋以歉收,捐廉 代轮,尽毁借条,活民无算。潍县饥民出关觅食,板桥感叹系之作。1748年大学士高斌和都御史刘统勋为特使到山东放赈,板桥随之。秋大熟,潍县灾情 渐趋缓解,饥民也由关外络绎返乡,板桥作纪其事。为防水浸寇扰,捐资倡众大修潍县城墙。1751年,海水溢,板桥至潍县北边 禹王台勘灾。郑板桥作官意在得志则泽加于民”,因而他理政时能体恤平民和小商贩,改革弊政,并从法令上、措施上维护他们的利益,板桥宰潍期间勤政廉政,无留积,亦无冤民”, 深得百姓拥戴。潍县富商云集,人们以奢靡相容,郑板桥力倡文事,发现人才,留下了许多佳话。1747年,满洲正黄旗人、侍讲学士德保主试山东,板桥同在试院,相与唱和。

1748年,乾隆 出巡山东。郑板桥为书画史,参与筹备,布置天子登泰山诸事,卧泰山绝顶四十余日,常以此自豪,镌一印章云乾隆柬封书画史”。1749年,五十七岁,饶氏所生之子又于兴化病殁。与御史沈延芳同游郭氏园,重订并手写付梓。同年,重修文昌祠,倡建状元桥。1751年, 五十九岁,作横幅。1752年,主持修潍县城隍庙。同年,与潍县童生韩镐论文,并作行书七言联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郑板桥在潍县任上著述颇多,其四十首尤为脍炙人口。 语出郑板桥《潍县署中画竹呈年伯包大中丞括》。

释义:卧在衙门的书斋里静听着竹叶沙沙地响动,总感觉是民间百姓呼饥号苦的喊声。在州县里像我们这些地位卑下的小官吏,民间每一件小事如同画上每一条枝叶总牵动着自己的感情。

潍县:今属山东省潍坊市。

年伯:指与父同年登科的长辈。

包大中丞括:包括,字银河,钱塘(今浙江杭州市)人,康熙四十五年(1706)进士:乾隆年间,曾任山东布政使,署理巡抚,故称“中丞”。衙斋:官衙中的书斋。些小:指官职卑微。吾曹:我们。关情;关心。 在书斋躺着休息,听见风吹竹叶发出萧萧之声,

立即联想是百姓啼饥号寒的怨声。

我们虽然只是些小小的州县官吏,

但是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 这两句诗表面上是写竹子的,意思是:我们这些小小的州县官吏,衙门卧室外竹子的一枝一叶,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而实际的含义则是:我们虽然只是小小的州县官吏,但老百姓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我们的感情。充分体现了郑板桥对百姓疾苦的关心。

这首诗是郑板桥在乾隆十一、二年间出任山东潍县知县时赠给包括的。一二两句托物取喻。第一句“衙斋卧听萧萧竹”,写的是作者在衙署书房里躺卧休息,这时听到窗外阵阵清风吹动着竹子,萧萧丛竹,声音呜咽,给人一种十分悲凉凄寒之感。第二句“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由凄寒的竹子声音产生的联想。作者由自然界的风竹之声而想到了老百姓的疾苦,好像是饥寒交迫中挣扎的老百姓的呜咽之声,充分体现了作者身在官衙心系百姓的情怀。三、四两句畅述胸怀。第三句“些小吾曹州县吏”,既是写自己,又是写包括,可见为民解忧的应该是所有的“父母官”,这句诗拓宽了诗歌的内涵。第四句“一枝一叶总关情”,这句诗既照应了风竹画和诗题,又寄予了深厚的情感,老百姓的点点滴滴都与“父母官”们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呀!郑板桥的这首题画诗,由风吹竹摇之声而联想到百姓生活疾苦,寄予了作者对老百姓命运的深切的关注和同情,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劳动人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确实是十分可贵的。 作者郑板桥出身寒微,做官前后均以卖画为生,对下层人民的疾苦有比较深刻的了解。他为官时的诗文书画创作也特别强调写百姓之心声,道民间之痛痒,不耻于表现风花雪月,闲情逸致,为官僚贵族、有闲阶级茶余酒后提供消遣之资。作者虽然是在官衙内写诗作画,但他的心却时刻想着广大百姓,这首诗就尽致极诣地表现了作者的这种情怀。开头一句是说,作者正在衙署书房中躺卧休息,这时窗外清风阵阵,丛竹萧萧,声音呜咽,如泣如诉。“疑是民间疾苦声”,是作者听到竹声之后的联想。自然界的风竹声和人民群众的疾苦声,本是风马牛不相及的,可是由于作者时刻惦记着百姓的安危冷暖,所以听到风吹竹啸,就很自然地把它和黎民百姓的痛苦呻吟联系了起来。接下来,作者进一步想到:像我们这些州县小吏,虽官职卑微,却负有解民于水火之中的重大责任。窗外的那一枝一叶,不正是饱受风雨的百姓的化身么?作为他们的“父母官”,又怎能不去关心他们的疾苦呢?作者曾刻有。痛痒相关”一印,以示与百姓休戚与共。这首诗以“一枝一叶总关情”作结,更说明了作者对民情的体察入微。一个封建时代的官吏,对人民群众有如此深厚的感情,实在是难能可贵的。

这首诗是题在画上的,作者画的是风竹,但已不是自然界生物的一般复写,而是蕴含了作者深沉的思想感情;诗是写给上司包括的,语言既要有分寸,又要恳切明晰,所以作者采用了托物取喻,借竹发端的手法。全诗既具明志自勉之心,更含相与为善之意,一轴画,四句诗,把作者对人民真挚而执着的人道主义情怀寄寓在诗情画意之中,达到了无迹可求,一片化机的美学高度,令人叹为观止。

  • 发表于 2023-06-25 14:39:54
  • 阅读 ( 236 )
  • 分类:社会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