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ave on(为什么说没卖掉和没卖好都是出售失败)

“比失败更可怕的,是人们连什么是失败都不清楚”。 也许你暂时不理解我的话,大多数企业家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每个人都会把“没卖掉”定义为失败。说得更具体一些,签署了最后的买卖协议就...

为什么说“没卖掉”和“没卖好”都是出售失败?

“比失败更可怕的,是人们连什么是失败都不清楚”。

也许你暂时不理解我的话,大多数企业家都没有思考过这个问题。

每个人都会把“没卖掉”定义为失败。说得更具体一些,签署了最后的买卖协议就是成功,反之就是失败。

极少数人,在决定出售之初,会意识到“没卖好”也是一种失败,而且是一种在未来的某个时间让你捶胸顿足、心有不甘却又只能勉强接受的失败。

这种失败极其常见,国际投行中甚至有一句专门的话来特指这种失败,叫做“Leave money on the table”, 意思就是你把钱忘在了谈判桌上。

换句话讲,你卖亏了。多数案例中,“没卖好”主要包含以下两种情况:

估值未能体现**的合理价值。

当然,这是建立在恰当的预期基础上的。贪婪驱使下的“狮子大开口”并不值得赞赏。如何帮助自己建立正确的估值预期,这是我们留待第五章讨论的问题。

你承担了不恰当的业绩对赌义务。

这包含两层涵义:一是写入合同的业绩承诺超出了企业的真实能力范围。

通常在不达标的情况下就会触发补偿条款。换句话说,到手的钱还没捂热,又还给了人家。这种情况多数是因为对待业绩预测不慎重导致的。

二是你承担了比你**的估值更苛刻的业绩考核。

在买卖双方的对赌中,赌的就是未来几年的业绩。业绩承诺越高,估值就应该越高。如果买方只接受低一些的估值,那么要求你做出的业绩承诺也应该相应**。

除此之外,“没卖好”的情况还可能包括:出售给了并非最恰当的买方导致企业没有**预期的支持和成长,出售后的裁员或者人事**导致跟随你创业多年的员工与管理层蒙受损失等等。

总之,在现阶段,你首先需要理解的是:估值数字仅仅是作为参考的纸面富贵,能否落袋为安取决于一系列复杂交织的交易条款。

评价交易成功与否也不在签约之时,而应当是在若干年后。

文章由 辰元商学 收集整理,禁止转载!

为什么说“没卖掉”和“没卖好”都是出售失败?

本文摘自:《如何出售你的企业:送给中国企业家的财富收割指南》

关于作者:梁晨,辰元商学创始人,CEO

出 版 社: 中国市场出版社

出版年份:2020年

ISBN: 978-7-5092-2002-3

同步刊发:退出百科 exitwiki.cn

  • 发表于 2022-11-24 14:38:05
  • 阅读 ( 131 )
  • 分类:常识

0 条评论

请先 登录 后评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相关问题